第21章一點 (7)
關燈
小
中
大
打開她就微微笑起來,“殿下真是疼愛貴人。”
徐循還以為太孫真的又賞給她一盒首飾了,嚇了一跳,忙過去看時,卻見裏頭滿滿一盒,裝的都是微微發黃的奶酥。她松了口氣,唇邊不免又帶上了隱隱的笑意,也說不出為什麽,好像就覺得是被太孫給調戲了一樣,心裏有點兒惱,又有點兒喜歡。
她扭身去洗澡了,出來吃了一點兒點心墊巴肚子,重新上了一點妝,這就到了快吃午飯的當口。何仙仙跑進來找她玩,一進屋就說,“可等得我不行,隔著窗戶,就看見你那影子在屋裏一個勁的轉悠,又是忙這又是忙那的,好容易看到窗子支起來,你坐到窗戶邊上了,我可不就趕著過來了。”
徐循笑著說,“你急什麽啊,我這又沒金子揀。”
何仙仙沖桌上的扁盒子努了努嘴,“誰說沒金子,這不就揀回金子來了?我的可都給你看過了,今兒你得了賞,我難道不要看看啊?”
正說著,宮女紫兒笑著端了一碟奶酥上來了,何仙仙撚了一片,咬了一個小角就擱下了。“也就是你,這些奶味都吃得歡喜。我怎麽吃都吃不慣這怪膩人的味兒——怎麽,難道大哥就賞了你這個啊?”
“可不就是裝了一盒子回來呢。”徐循半真半假地說。“說是我愛吃,就賞我這個,你們不愛吃,愛穿戴,就賞首飾了。”
何仙仙被她逗得哈哈大笑,“那我和你換,我要奶酥,我的首飾給你。這些東西,又不能吃又不能賣,拿了也就是看看好看。”
徐循一邊說,一邊過去揭開盒蓋,果然裏面露出了金光燦爛的一排金飾,除了她得的珠花以外,一共四樣,倒是比何仙仙的多了一樣,當然,和太孫妃、太孫嬪的那又沒得比了。何仙仙看了幾眼,嘖嘖地讚嘆了幾聲,伸手要拿一根小貓眼金簪來看時,徐循想到太孫的話,臉唰地一下就紅透了。
可這事也不好解釋啊,徐循還沒想好怎麽說呢,何仙仙就拿起金簪來左右地賞鑒了一番,順手就插到自己頭上去了。攬鏡自照了一番,滿意道,“你這個貓眼,雖然小,但是透亮,好看。”
說著,□拿布抹了兩把,又放回盒子裏,拿別的出來試戴,全都戴過了一遍,方才滿意住手:這也是慣例。太孫宮裏,打從太孫妃起,這些妃嬪互相試戴首飾,都是習以為常的。
徐循已經是連話都說不出來了——看何仙仙一無所覺,滿臉自然帶笑地回頭看著自己,又實在是不好多說什麽的。正要幹笑著把話題給扯開,簾子一掀,孫玉女也進來了……
等她也試戴過徐循的首飾,大家一起賞鑒了一番,這個話題,總算被擱下了。徐循想起來問孫玉女,“你不是要幫著管家嗎,怎麽這會兒有空過來?”
孫玉女滿不在乎地道,“哎呀,有孟姑姑在呢,家裏本來事就少,現在有什麽事我都請孟姑姑做主。她是老姑姑了,可不比我能幹呢?”
她和兩個人說說笑笑,鬧了一番,到放午飯的時候了,才約定下午一起去看太孫妃,倒真是對宮裏的事一點也不上心的意思。
到了半下午,大家午覺睡起來了,過去正殿那邊,正好趕上張貴妃娘娘給太孫妃送東西——有些名貴的藥材,就不入庫了,直接送到宮裏來,讓太孫妃自己收著,這樣煎補藥的時候也方便些。幾個小中人手裏捧著黃紙包紮好的一方方藥材,正往正殿裏走呢,太孫嬪一看,連門都沒進,轉身就領著兩個姐妹回自己屋裏了。
“別人雙身子的時候,吃食、服藥、用香那都是有講究的,我們旁的姐妹最好是一句話也別多說。就是心裏關心她,想她好呢,也不好多說什麽,這個避諱,你們以後也要嚴格遵行的。”太孫嬪把兩個姐妹領回自己屋子裏以後,就給她們傳授潛規則。“天家最重子嗣,你雖是一片好心了,但若將來出了差池,可不是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?所以以後,和娘娘在一塊吃飯,不要勸膳,娘娘口渴了,你別給倒茶,讓她貼身宮人去倒,娘娘屋裏煎藥、喝藥,你別在邊上杵著。這麽著,大家清清靜靜的,也不知能少了多少口舌呢。”
徐循和何仙仙都齊聲應是,孟姑姑在旁聽了,不禁面露讚許之色。
☆、年關
說太孫為人溫厚,疼愛徐循,那是有道理的。天氣涼下來以後,京城的天氣就更濕潤了。連續幾場雨,宮裏又內澇——濕漉漉的誰住著都不舒服,可誰都能屈就,那皇爺是不能屈就的。他寧願在漠北吹著那徹骨的寒風,也不願意在江南挨著這濕潤的寒氣。天氣才一冷,就拉著太孫出去游獵了。反正,這些年來,皇爺外出頻繁,出京時都是太子監國,從來也沒出過什麽岔子,他可不就是更喜歡往外跑了?
說是去游獵的,肯定不能帶個女人在身邊,這一走,誰知道多久回來?太孫才回來了一個月不到,就又要跟著皇爺往外跑了。太孫宮裏的女人們,大部分時間還是得在一起打發日子。太孫費了不少心思,又破了臉向皇爺要了首飾,不就是為了維護這太孫宮裏的規矩嗎?
只要規矩在,這些性情溫厚大方的妃妾們,相處都是十分和睦、十分自在的。規矩所在,每個人的行為分寸都有個尺度,大家心裏都安寧,就是有人寵愛多了些、少了些,也不要緊,反正這又不影響待遇。人家得寵那是人家的本事,這是只能羨慕,沒有什麽好妒忌的。
太孫在的時候,有時候還有點尷尬——地方太小了,一舉一動,大家都能收在眼底,可現在太孫一走,幾個小姑娘的生活又自在和諧起來了。現在天氣漸漸冷了,不比熱天,一出門就是一身的汗。每天徐循早上起來,到太孫嬪屋子裏,大家說說話,一道去太子妃宮中請安——太孫妃要養胎,早上起來時常也嘔吐,所以就免了嬪妾們的請安了,有時候她起得來,也就自己走到太子妃那裏,不和她們一塊兒。
請過安,和幾個長輩們聊聊天、嘮嘮嗑,這就沒什麽事了。徐循本來還要被帶著進後宮請安的,但因為直系上司太孫妃休保胎假,沒有太孫妃帶領,太孫宮的人也可以不必經常進內宮了。這也是一條無形的規矩:正妻正妻,那就是一個小家庭的女主人,她疼愛徐循,把徐循帶到長輩跟前說說話,討點臉面,那是她的大度。可她不能過去的時候,徐循這種身份,也就不能到長輩跟前討好兒了,不然,一旦傳出去,人家還以為這太孫妃是有多不得寵呢,和長輩的關系,還不如一個小太孫婕妤熟悉。
可以不進內宮,當然最好,早上過去坐過以後,在春和殿的後花園玩一會,不是打秋千,就是打陀螺、打雙陸,反正除了骨牌只能自己人關起門來偷偷地玩以外,其他娛樂活動是不禁止的,春和殿裏,當齡的那些選侍宮人也不少,大家聚在一塊就和朋友似的,沒有多少上下之分,玩得歡聲笑語,可是開心極了。
到了快吃午飯的當口,就回太孫宮吃午飯,天氣冷,開始吃鍋子了,這種溫火膳也沒有夏天時候那麽敗胃口了。吃過午飯小睡一會,徐循往往就起來找太孫妃,有時候孫玉女、何仙仙也過去,四個人坐在一塊說說閑話。除了八卦不講以外,內宮各妃嬪的近況啦,朝中的風向啦,她們隱隱約約也都知道一點,並不會無話可說。
比如說,王貴妃娘娘,今年冬天病得越發重了。皇爺特地讓她到湯山別宮去養病,一個殿的韓麗妃娘娘也陪著去了。然後劉婕妤又跟著皇爺出去游獵了,所以今年內宮特別安靜,按季發東西的時候也少了口舌是非,崔惠妃等娘娘們沒事都陪著貴妃娘娘,大家熱熱鬧鬧、和和氣氣的,太子妃也愛往內宮走。
還有說朝事的,說遷都的事大體是定下來了,行在那邊什麽都造好了。現在貴妃娘娘每天看著宮室圖發愁,和禦用監的太監大人、少監大人們一起,每天都在算,內宮多少妃嬪,每人按例是配發多少家具,這裏有多少是運過去的,在那裏又要新造多少。
“聽說,三寶太監從西洋回來,真正帶了許多木材,就是給行在用的。”孫玉女的消息也是滿靈通的,其實四個人都一樣,雖然平時也很少出門,但底下的嬤嬤們聽到什麽,轉頭也就告訴他們了。“還說,太子殿下住的東宮,可比現在的春和殿要好得多了,寬敞了好幾倍,名兒也改了,就叫做慈慶宮。”
太孫妃頷首道,“我也聽說了,咱們就住在慈慶宮後頭的偏殿裏,到那時候,和母妃就更親近了。”
徐循倒有點奇怪,她們雖然不能在宮城裏隨便亂走,但對基本結構還是了解的,宮裏什麽事都講究對稱,春和殿在中軸線那一面也有一個相對的宮殿,其實應該可以做太孫居所的,不過那邊宮殿漏雨,而且是嚴重漏雨,據說因為是吳王宮留下來的老建築,整個框架都有問題了,必須拆開重修。皇爺又想著要遷都,才把太孫安排在現在這處小院落裏居住。等到了行在那邊,什麽都大了,為什麽不分開住啊?太子也不必那麽狹窄了,太孫這邊,也很可以不必大家都擠在一個院子裏了。
正這樣想呢,孫玉女就嘀咕,“大郎不在,都沒人說話了。按我說,咱們為什麽不住到慈慶宮對面的那處宮殿去?這樣大家都寬敞些,倒強似全綁在一塊兒,人煙倒是太稠密了點。”
太孫妃笑著說,“我也這樣想呢,也不知道為什麽,等大郎回來了,問問他吧。”
一邊炕頭打盹兒的中年婦人就擡起眼插口,“貴人們不知道,這宮殿分住也是有講究的。日頭是東升西落,東邊,那是迎朝陽的好地兒,吸取的都是日月精華,東邊主生,是旺盛的吉地,就適合太子殿下、太孫殿下這樣的儲君,還有皇子們來住。西邊呢,秋風肅殺,是蕭條的地兒,就適合太後、太妃這些長輩們靜靜地養老。所以西邊就是仁壽宮了,那是將來給太後太妃們養老的地方。”
因為許多眾所周知的原因,皇爺的後宮裏是沒有什麽長輩可言的,那時候兵荒馬亂的,誰顧得上這些個?據說建文庶人在出宮前還放了一把大火,許多人都在裏頭燒死了。所以,春和殿對面的宮殿一直都空著,小妃嬪們也不知道裏頭的講究,現在學會了,均都笑著齊聲道,“謝嬤嬤教誨。”
孫玉女又有點好奇地道,“嬤嬤,您是生面孔哇,從前沒見著,才入宮不多久呢?”
這位嬤嬤吧,說嬤嬤也有點勉強,三十出頭的年紀,雖比她們大,但又比不上一般徐循身邊那四十多歲的老嬤嬤們了。一般三十出頭,很少有做教養嬤嬤的,但一開口分明又是教育的口氣,打扮得也是素凈素凈的,孫玉女就有點拿不準了,徐循和何仙仙也有點好奇。還是太孫妃笑著說,“這是新進采選進宮的女司藥,難怪你們眼生了。她是叔祖周王殿下從封地挑選出來,邀請參選的,從前也曾在王叔府上為王妃、郡主執掌醫藥,因此都不必參選,直接就進來服侍了。母妃慮著我身子沈,便讓她過來服侍。”
司藥上來給貴人們問好,僅僅是墩身行禮也便夠了。“奴婢南氏見過幾位貴人。”
本朝的後宮,等級其實並不分明,不像是前朝,哪個封號是幾等,等級森嚴、禮數周全。除了後、妃有詳細的待遇規定以外,以下的宮嬪全都不論品級,一體相待,也沒有和外朝一樣建立九品制度。按前朝的例子,太孫婕妤、太孫嬪什麽的,頂多也就是七品、八品,眼前的司藥南氏則是正六品,在宮內也算是高官了。她給徐循等人行禮,她們都要站起來偏身,還要一樣給司藥還禮,然後再坐下說話。孫玉女笑著說,“您是河南人吧,我聽著這口音就有點像是那兒過來的。”
“是京城人氏,家裏行醫,當年就被周王殿下一塊帶到中都去了,後來又跟著一道去了開封。”南司藥說起話來,落落大方,透著那麽有見識。“從前在中都的時候,閑著沒事也去老皇城逛逛,這點講究,還是在那兒學來的。”
中都鳳陽的老皇城,可以說是本朝最宏偉的未竣工建築了,也算是一個很著名的笑話,徐循從小兒就聽說過這個故事,劉伯溫智勸太祖爺定都北平雲雲,現在想想,應該是皇爺為了遷都放出來的風聲。不過定都金陵,這個皇宮的確是沒修好,都說填湖沒填好,這塊地還屬龍王爺,到現在宮裏一下雨,不是內澇就是漏水,濕答答的特別難受。可就這還不算什麽呢,當時太祖爺毛毛躁躁,還想定都鳳陽,非得在那四邊不靠水患連年的地方給造皇城,沒修完,到底覺得不合適,還是給停工了。南司藥隨便說了一些趣事給她們聽,“隨周王殿下在老皇城裏逛的時候,還能見到那樣的殿堂,框架都給打好了,大紅木的柱子,氣派堂皇,柱子上金漆都給畫了呢,偏偏屋瓦就磊了一半,另一半空空蕩蕩,什麽也沒有。據說就是當年,停工令一下來,二話不說全都撤走了。這些年過去,那沒屋瓦的半邊,風吹日曬,柱子都褪得不成樣子了,有屋瓦那半邊,看著還是那麽氣派。”
她閱歷廣博,別說幾個主子了,連一屋子宮人嬤嬤都聽得一楞一楞的。徐循聽了,回去學給幾個嬤嬤們聽,嬤嬤們都笑,“是聽說了,新晉的南司藥,天下都走過一多半了,是個見識極廣博的人。”
其實說起來,錢嬤嬤也是女史出身,就是當年轉做徐循教養嬤嬤以後,待遇再沒轉回去而已,她和現如今宮裏女官還是有密切聯系的,順嘴就說,“這一次選秀規模小,都在蘇杭一帶,京城這裏還沒什麽動靜。其實聽說是能補充進來不少女官,這樣也好,從前人手不夠,宮裏很多事都沒什麽規矩了。如今正當盛世,什麽事都該有規矩氣象,想必以後,這規矩就能更嚴密了。”
徐循眨巴著眼睛,說,“我覺得現在這規矩已經挺嚴密的了呀——”
錢嬤嬤笑著搖了搖頭,沒有說什麽,孫嬤嬤撇了撇嘴,說,“還嚴密呢,也是什麽事兒都有……”
錢嬤嬤看了她一眼,她也就不往下說了,而是轉而道,“到了發作出來的時候,貴人要不知道也難。現在,您就先悠悠閑閑地作養著身子吧,太孫妃娘娘都給開了個好頭,您什麽時候也能誕育皇嗣,這日子過得才叫美呢。”
從前,幾個嬤嬤也不大提起皇嗣的話題,直到太孫妃懷孕以後,口中才常常地帶出這些話來。徐循聽了,也感到肩上有一些壓力,她說,“那我倒也是情願有呢,這不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嗎……”
幾個嬤嬤也都嘆了口氣:太孫這一年內,跟隨著好動的皇爺,外出的次數也實在是多了一點。
“對了。”徐循又想起來問,“這南司藥這麽有來頭,怎麽就直接到了太孫妃姐姐身邊服侍呀,難道真是太子妃姐姐給要來的?”
太子妃,不像是做事這麽高調的人吧?女官選拔還沒結束呢,就直接給點名要到太孫妃身邊,怎麽看,都像是漢王系會做的事……
“太孫妃是客氣,不願意張揚。”錢嬤嬤提起太孫妃,素來都是極為讚譽崇敬的。“其實,這人是皇爺問周王殿下要來的。周王殿下編纂《救荒本草》,手底下人才濟濟,光是醫學之士,便成十上百。皇爺一聽說太孫妃有了好消息,據說就親自給周王殿下寫信索要了這麽一個醫婆,直接給送到太孫宮裏來了……”
她嘆了口氣,“這些年,王娘娘病了,張娘娘只管宮事,皇爺跟前一句話也不多說。皇爺又患頭風,一痛起來,脾氣越發古怪,除了對太孫,還是這樣掏心挖肺地疼以外,我看就是對漢王,都沒——”
自己宮裏人說私話,沒這麽多忌諱,錢嬤嬤猶豫了一下,就繼續說,“都沒這麽好,更別說是對太子殿下了。春和殿那裏傳出消息,太子殿下最近時常都得了不是,皇爺出去,他還能喘口氣。要不是太子妃殿下裏外周全著,說不得還要更覺得難受。”
徐循還真沒見過處境這麽艱難的東宮,想到太子妃忙裏忙外的,要操心的事何等之多,也是不由嘆了口氣。“前頭在姐姐屋裏,她們還說,覺得內宮如今平靜了許多。我想到你們和我說的那些事兒,倒覺得樹欲靜而風不止,太子妃娘娘實是不容易。”
“這些話,貴人可沒有往外說吧?”錢嬤嬤問,徐循忙搖了搖頭,“哪能隨便往外說呢,我就按嬤嬤們教的,多數時間,都當自己沒嘴兒罷了。”
“這便是了。”錢嬤嬤這才安心。“倒不是說姐妹們不值得信任,只是別人屋裏的宮女,誰知道是什麽成色,有些話被她們拿出去亂傳,倒變味兒了——貴人您從前見識得還不算什麽呢,畢竟張娘娘生日,人到得還不算太齊,等今年年關,再看熱鬧罷……唉,也都是可憐人,在皇爺跟前戰戰兢兢的,怕得是不成樣子了,扭過頭來,照樣地這樣喜怒無常地欺負人……”
徐循現在再看劉婕妤,就有點明白她性子怎麽那麽張揚了。這事說穿了也很明白,徐循跟的是太孫,好日子在後頭呢,現在張狂,把以後的福氣都給抖摟幹凈了該怎麽好?可劉婕妤服侍的是皇爺,好日子就在當下,現在不張狂,以後哪還有機會得瑟?
也許,就是這一份對未來的不安,使得劉婕妤的脾氣特別地古怪吧……徐循現在想來,也是挺同情她的,倒沒那麽委屈生氣了。她嘆了口氣,“說來也是的,皇爺脾氣不好,各宮就更該收斂些了不是。今年年關,別出什麽幺蛾子,大家安穩過去,也就罷了吧。”
她的擔心和期盼,都是有道理的。若是後宮妃嬪中,有人想找人捶打拿捏一頓出氣取樂,找到了太孫宮、太子宮兩宮頭上,除了她徐循,誰都不合適。拿捏何仙仙,聽都沒聽說過的人,誰知道她是誰啊?拿捏張才人,貴妃娘娘親侄女兒,有這個膽量嗎?拿捏李才人,入宮多少年了,比你還大呢,有這麽大臉嗎?作為太孫宮裏比較出頭的一根椽子,徐循是地位低、關註度高、年紀小、資歷淺,誰要拿捏太孫、太子,她就是現成的把柄不是?要有麻煩,那也肯定是先落到她頭上。
雖說有貴妃娘娘撐腰,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徐循現在是很真誠地期望著事別來找她,她一想起來,就很頭疼。
不過,話雖如此,但該來得還是得來,等太孫回來後不久,宮裏就進了臘月,一進臘月,這禮儀就多了,徐循進宮的次數,也一下陡然增多了起來。——換句話說,那就是妃嬪們吹毛求疵、撒瘋撒氣的黃金時段,也隨之來到了。
☆、挑剔
到了臘月,宮裏的活動就多起來了。和外頭一樣,臘八也吃臘八粥,當然,臘八粥要比外頭熬得更精美多了。光是果品就不止八種,零零碎碎的加在一起,總量比米還多。許多人舍不得用的瓜子仁、核桃碎這些費工的細果,在宮裏是和粗果一起大量放置的,並不像是宮外,只把這些細果仁灑在粥面上作為裝飾。
並不是說豪富人家就買不起這些東西,只是瓜子仁、核桃碎、紅棗片,這都是很費工費事的東西,一個大戶人家,光是主子們可能就上百了,下人們就有近千。要熬煮出這麽多分量的臘八粥,就不可能過分地講究,不然,豈不是要上百個下人坐下來加工五天八天的,府邸的正常生活還要不要開展了?這豪富公爵人家和天家最大的區別,就是天家辦事,一般都是不怕費人工的,可說是不惜工本,追求的就是體面。
打從十一月開始,司膳監、禦膳房和酒醋面局就開始忙活了,一方面他們要制作過年期間需要用到的大量擺盤點心,一方面也要安排人手出來,專程剝這些果肉,瓜子仁要上好的,山核桃碎裏不能混了一點點骨頭,紅棗也是拿大紅棗一點點刮出來團成的棗泥團子,杏仁、榛瓤、栗子、松子、山裏紅、荔枝幹、龍眼幹、百合、蓮子……加上十多種各式谷物,一律是精中選精,處理得盡善盡美,到了臘八當天,子時一過,粥米下鍋,早上起來,各妃嬪和宮人們,就能啜飲這滋味濃厚香甜可口的內制臘八粥了。
當然了,皇爺一向是不大吃禦膳房進獻的桌面的,他的飲食,有小廚房大師傅另做,據說做得比這個還要精致,這就不是徐循等人所能詳知的了。反正徐循覺得這種臘八粥已經足夠好吃了,一屋子幾個妻妾聚在一起的時候,太孫妃還帶頭,給太孫嬪講解了一下民間臘八粥的滋味——她入宮多年,這些細節,是早已忘記了。
進了臘八就是年,出嫁的女兒,按例是可以往家裏送點年禮的。太孫宮的女人們,家裏多數也都被封了官,官兒不大,但是逢年過節朝廷肯定也是有表示的。她們往外賞東西,賞得就不用太貴重,賞金銀太招搖了,那賞什麽呢?就賞這些內造的東西,內造的胭脂水粉、內造酒、貢緞貢綢,還有就是這種絕對內制的臘八粥。本朝風氣,除了外戚和皇親以外,一般大臣誰是不領這個賞的,臘八當天朝會,能參加的大臣都直接有一份臘八粥做點心賞賜而已。所以這個臉面,在京城來說,也就是外戚獨一份兒了。
這時候,胡善祥和孫玉女就很羨慕徐循同何仙仙了,她們都是本地人,往家裏賞東西那也方便。孫玉女雖說在太孫心裏地位高,但澤被家人方面和她們倆差不多,基本都是父親被封了一個錦衣衛的小小官,就在徐州當地沒有過來。至於太孫妃,她父親倒是被封了光祿寺卿,但問題是成親沒有多久,這個光祿寺卿又是閑差,在京城賞賜的房屋也不大,而且遷都在即,胡老爺壓根就不耐煩把一大家子人都搬到京城,再搬到行在。這一陣子他就是帶著新納的小妾在這裏孤身上任,連太孫妃的母親都沒帶來。現在年關在即,居然還直接回家過年了,太孫妃是想賞都不知該怎麽賞。
雖說如此,但兩個前輩倒沒有因此對徐循、何仙仙冷眼相待,相反,似乎是為了發洩她們娘家距離遠的遺憾,倒都以很大的熱情指導她們怎麽賞才實惠。“東西擺設那都是上冊的,不能賞出去太多,你們物色一兩個能做擺設的罐子,粥裝少些都不要緊的,最要緊這是內造窯裏燒出來的器具,娘家擺起來也好看。”
孫玉女還教她們怎麽把兩匹綢裹成一匹往外賞,“這都是外頭難以見到的好東西。除了酒那是沒開封原樣送過去的以外,咱們都得想方設法地往裏多塞一點,這樣家裏人才覺得實惠呢。小循你不是有個妹妹嗎,成親了沒有?若沒有,這身紅綢拿去做個嫁衣裳,那是何等體面,過肩蟒紋織金,我雖不知價錢,但肯定是最名貴不過的。”
徐小妹應該是也嫁人了,但也只是應該而已。徐循嘆了口氣,道,“我進宮的時候剛說定親事,也不知道行了禮沒。”
身在內宮中,和外頭那就是兩個師姐了,就是太孫妃,也只能偶然和家裏互相傳遞一點消息。太監即使可以隨意進出宮闈,但若是和外戚公侯勾勾搭搭,一旦被錦衣衛發覺上報,幾乎就是個死字,連帶著合家說不定都要沒臉面。東宮以降,怎會如此大意?因此個個都是很久也沒聽到家裏的音信,此時徐循一說,都是唉聲嘆氣。太孫妃道,“罷啦,年就在跟前了,咱們不說這些事了。小循,你把你的胭脂水粉多裝些送回去,這個樣數少不打眼,又實惠呢,以前我做姑娘的時候,別說內造,官造的胭脂一盒都要一兩銀子。就把你那掏空了也沒什麽,我這還多得是,你盡管來要。”
孫玉女也拍手道,“不錯不錯,這個主意好,仙仙你家裏可有妹妹,若有,送這個管保她心花怒放。”
大家商量著把紅箋給弄出來了,趙嬤嬤也把兩個罐子拿來給太孫妃和孫玉女看,太孫妃看了,笑著說,“我看挺好的。”
孫玉女瞅了太孫妃一眼,倒說,“這個不是太貴重吧,別說不如大哥給你的那個五彩大燒盤了,就是一般的紅釉罐子好像都比這個難得,除了花點,別的也沒什麽好的,花花綠綠倒怪俗氣的——又愛碎。”
徐循笑了一下,何仙仙倒是說,“就是要這樣的好,花花綠綠的,家裏人看了才覺得值錢。雖說燒不好,是在範子上有點兒歪的緣故,還有就是配色俗,但真拿紅釉賞出去了,人家覺得一個紅罐子也沒花飾,就立在那裏也根本不覺得值錢,明珠投暗,反而不好了。”
一席話說得孫玉女也是點頭稱是,一時何仙仙那裏也挑來了兩個罐子,太孫妃令都滿滿地裝了到罐口的臘八粥,徐循讓人把罐子搬出去凍一會兒,等粥皮繃出來了,再搬進來。她抓了一把散果,開始給粥面拼點吉祥紋飾。三人看了都笑道,“這個我們都不會的,還是小循心靈手巧。”
這種拿山裏紅、瓜子仁等碎果拼花樣的,還真需要一點技巧,確實不是每個人都會。徐循也有些得意,先給自己的兩個罐子,拼了一些花花草草,並歲歲平安的紋飾。又為何仙仙的拼了花草魚蟲圖,何仙仙亦是十分喜歡。
把東西賞出去了,孫玉女、何仙仙和徐循就穿上厚鬥篷,去春和殿裏,做什麽呢?拿著盆,把臘八粥到處澆在春和殿後花園的草木上,這是寓意著草木長春的意思,按例是晚輩做的。她們輩分最小,當然義不容辭。澆完一通手腳都冰涼了,趕忙回來烤火,這才和太孫妃一起,把臘八粥給吃了。
吃過臘八粥,每日裏就都有一些禮儀和講究了,等到臘月二十四,祭竈,不過這沒有女人的事,外頭已經紮起了炮山,每天白天都往天上放花炮,嗶嗶啵啵的,雖然看不大清楚,但卻挺響亮,給寂靜的宮廷帶來了別樣的熱鬧。宮裏一色全換了葫蘆景補子的蟒衣,看起來就很有節日氣氛了。
臘月三十那就是守歲了,和一般家庭不同,後宮守歲倒是等級分明,皇爺帶著太子、太孫在幹清宮正殿高坐,諸位妃嬪則在下首按品級分別就坐,各人單獨都有膳桌。這時候的座次嚴格按輩分等級來排,徐循等三個小字輩敬陪末座,已經必須坐到西裏間去了。不過此處因為有暖閣,還比外面更為暖和,倒是便宜了她們。
和一般的皇家宴會不同,除夕宴有正統的一面,體現在有宮廷樂隊演奏,基本吃飯也是跟著樂聲來的,樂聲起,可以住筷子了,過一會等到外頭傳來“陛下萬福萬壽”的齊聲恭賀,那可以一邊附和一邊擡起杯子喝了。皇爺祝酒三次,太子祝酒三次,太孫祝酒三次,妃嬪們陪飲九次以後,也不管你吃完沒吃完,樂聲一變,大家都起身去看雜耍百戲,餓了那就吃點點心鮮果搪肚子,等到過了子時,還有一碗元宵吃的。
今兒人到得齊,將近兩百來號人,戲樓也有點不夠坐,徐循等人年歲小,肯定是坐在人最多景觀最差的房間裏。看也看不大清,湊個熱鬧罷了,徐循得到嬤嬤們的提點,先吃過一碗雞絲面來的,所以還不是很餓。孫玉女和何仙仙都沒吃飽,又覺得膩,不愛吃那些冷點心,只好幹坐著瞎熬。——說來可憐,徐循雖然也還算有幾分體面,但不是飯點想要吃點熱的,還得上太孫妃那兒討去。整個太孫宮裏那都是沒有小廚房的,只有那麽一個小小的茶水房裏有個小小的風爐而已,管風爐的老張侍監以前還好,現在可是鐵面無私,因為風爐可能隨時太孫妃要熬藥,所以誰也別想借來使,徐循還是跑去找太孫妃,才得了一碗面吃。不過,太孫妃被她提醒了,自己也跟著吃了幾口面,要不然,就那點好看多過好吃的禦宴,在眾目睽睽之下,壓根是別想吃飽的。
屋裏人多口雜,嘰嘰喳喳盡是歡聲笑語,三個小妃嬪坐在一起,雖說兩個餓著肚子,正忙著聲討徐循偷吃雞絲面的不良行徑,但氣氛還算是挺愉快的。徐循正在那和她們扯皮呢,“我就是那時候餓了,哪想得那麽多。也是你們自己不好,都想到了禦宴菜不好吃,也不多吃些兒墊巴墊巴肚子。”
因為品級和年資相近的關系,非常不幸,盡管和劉婕妤發生過沖突,但這回她們還是坐在了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徐循還以為太孫真的又賞給她一盒首飾了,嚇了一跳,忙過去看時,卻見裏頭滿滿一盒,裝的都是微微發黃的奶酥。她松了口氣,唇邊不免又帶上了隱隱的笑意,也說不出為什麽,好像就覺得是被太孫給調戲了一樣,心裏有點兒惱,又有點兒喜歡。
她扭身去洗澡了,出來吃了一點兒點心墊巴肚子,重新上了一點妝,這就到了快吃午飯的當口。何仙仙跑進來找她玩,一進屋就說,“可等得我不行,隔著窗戶,就看見你那影子在屋裏一個勁的轉悠,又是忙這又是忙那的,好容易看到窗子支起來,你坐到窗戶邊上了,我可不就趕著過來了。”
徐循笑著說,“你急什麽啊,我這又沒金子揀。”
何仙仙沖桌上的扁盒子努了努嘴,“誰說沒金子,這不就揀回金子來了?我的可都給你看過了,今兒你得了賞,我難道不要看看啊?”
正說著,宮女紫兒笑著端了一碟奶酥上來了,何仙仙撚了一片,咬了一個小角就擱下了。“也就是你,這些奶味都吃得歡喜。我怎麽吃都吃不慣這怪膩人的味兒——怎麽,難道大哥就賞了你這個啊?”
“可不就是裝了一盒子回來呢。”徐循半真半假地說。“說是我愛吃,就賞我這個,你們不愛吃,愛穿戴,就賞首飾了。”
何仙仙被她逗得哈哈大笑,“那我和你換,我要奶酥,我的首飾給你。這些東西,又不能吃又不能賣,拿了也就是看看好看。”
徐循一邊說,一邊過去揭開盒蓋,果然裏面露出了金光燦爛的一排金飾,除了她得的珠花以外,一共四樣,倒是比何仙仙的多了一樣,當然,和太孫妃、太孫嬪的那又沒得比了。何仙仙看了幾眼,嘖嘖地讚嘆了幾聲,伸手要拿一根小貓眼金簪來看時,徐循想到太孫的話,臉唰地一下就紅透了。
可這事也不好解釋啊,徐循還沒想好怎麽說呢,何仙仙就拿起金簪來左右地賞鑒了一番,順手就插到自己頭上去了。攬鏡自照了一番,滿意道,“你這個貓眼,雖然小,但是透亮,好看。”
說著,□拿布抹了兩把,又放回盒子裏,拿別的出來試戴,全都戴過了一遍,方才滿意住手:這也是慣例。太孫宮裏,打從太孫妃起,這些妃嬪互相試戴首飾,都是習以為常的。
徐循已經是連話都說不出來了——看何仙仙一無所覺,滿臉自然帶笑地回頭看著自己,又實在是不好多說什麽的。正要幹笑著把話題給扯開,簾子一掀,孫玉女也進來了……
等她也試戴過徐循的首飾,大家一起賞鑒了一番,這個話題,總算被擱下了。徐循想起來問孫玉女,“你不是要幫著管家嗎,怎麽這會兒有空過來?”
孫玉女滿不在乎地道,“哎呀,有孟姑姑在呢,家裏本來事就少,現在有什麽事我都請孟姑姑做主。她是老姑姑了,可不比我能幹呢?”
她和兩個人說說笑笑,鬧了一番,到放午飯的時候了,才約定下午一起去看太孫妃,倒真是對宮裏的事一點也不上心的意思。
到了半下午,大家午覺睡起來了,過去正殿那邊,正好趕上張貴妃娘娘給太孫妃送東西——有些名貴的藥材,就不入庫了,直接送到宮裏來,讓太孫妃自己收著,這樣煎補藥的時候也方便些。幾個小中人手裏捧著黃紙包紮好的一方方藥材,正往正殿裏走呢,太孫嬪一看,連門都沒進,轉身就領著兩個姐妹回自己屋裏了。
“別人雙身子的時候,吃食、服藥、用香那都是有講究的,我們旁的姐妹最好是一句話也別多說。就是心裏關心她,想她好呢,也不好多說什麽,這個避諱,你們以後也要嚴格遵行的。”太孫嬪把兩個姐妹領回自己屋子裏以後,就給她們傳授潛規則。“天家最重子嗣,你雖是一片好心了,但若將來出了差池,可不是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?所以以後,和娘娘在一塊吃飯,不要勸膳,娘娘口渴了,你別給倒茶,讓她貼身宮人去倒,娘娘屋裏煎藥、喝藥,你別在邊上杵著。這麽著,大家清清靜靜的,也不知能少了多少口舌呢。”
徐循和何仙仙都齊聲應是,孟姑姑在旁聽了,不禁面露讚許之色。
☆、年關
說太孫為人溫厚,疼愛徐循,那是有道理的。天氣涼下來以後,京城的天氣就更濕潤了。連續幾場雨,宮裏又內澇——濕漉漉的誰住著都不舒服,可誰都能屈就,那皇爺是不能屈就的。他寧願在漠北吹著那徹骨的寒風,也不願意在江南挨著這濕潤的寒氣。天氣才一冷,就拉著太孫出去游獵了。反正,這些年來,皇爺外出頻繁,出京時都是太子監國,從來也沒出過什麽岔子,他可不就是更喜歡往外跑了?
說是去游獵的,肯定不能帶個女人在身邊,這一走,誰知道多久回來?太孫才回來了一個月不到,就又要跟著皇爺往外跑了。太孫宮裏的女人們,大部分時間還是得在一起打發日子。太孫費了不少心思,又破了臉向皇爺要了首飾,不就是為了維護這太孫宮裏的規矩嗎?
只要規矩在,這些性情溫厚大方的妃妾們,相處都是十分和睦、十分自在的。規矩所在,每個人的行為分寸都有個尺度,大家心裏都安寧,就是有人寵愛多了些、少了些,也不要緊,反正這又不影響待遇。人家得寵那是人家的本事,這是只能羨慕,沒有什麽好妒忌的。
太孫在的時候,有時候還有點尷尬——地方太小了,一舉一動,大家都能收在眼底,可現在太孫一走,幾個小姑娘的生活又自在和諧起來了。現在天氣漸漸冷了,不比熱天,一出門就是一身的汗。每天徐循早上起來,到太孫嬪屋子裏,大家說說話,一道去太子妃宮中請安——太孫妃要養胎,早上起來時常也嘔吐,所以就免了嬪妾們的請安了,有時候她起得來,也就自己走到太子妃那裏,不和她們一塊兒。
請過安,和幾個長輩們聊聊天、嘮嘮嗑,這就沒什麽事了。徐循本來還要被帶著進後宮請安的,但因為直系上司太孫妃休保胎假,沒有太孫妃帶領,太孫宮的人也可以不必經常進內宮了。這也是一條無形的規矩:正妻正妻,那就是一個小家庭的女主人,她疼愛徐循,把徐循帶到長輩跟前說說話,討點臉面,那是她的大度。可她不能過去的時候,徐循這種身份,也就不能到長輩跟前討好兒了,不然,一旦傳出去,人家還以為這太孫妃是有多不得寵呢,和長輩的關系,還不如一個小太孫婕妤熟悉。
可以不進內宮,當然最好,早上過去坐過以後,在春和殿的後花園玩一會,不是打秋千,就是打陀螺、打雙陸,反正除了骨牌只能自己人關起門來偷偷地玩以外,其他娛樂活動是不禁止的,春和殿裏,當齡的那些選侍宮人也不少,大家聚在一塊就和朋友似的,沒有多少上下之分,玩得歡聲笑語,可是開心極了。
到了快吃午飯的當口,就回太孫宮吃午飯,天氣冷,開始吃鍋子了,這種溫火膳也沒有夏天時候那麽敗胃口了。吃過午飯小睡一會,徐循往往就起來找太孫妃,有時候孫玉女、何仙仙也過去,四個人坐在一塊說說閑話。除了八卦不講以外,內宮各妃嬪的近況啦,朝中的風向啦,她們隱隱約約也都知道一點,並不會無話可說。
比如說,王貴妃娘娘,今年冬天病得越發重了。皇爺特地讓她到湯山別宮去養病,一個殿的韓麗妃娘娘也陪著去了。然後劉婕妤又跟著皇爺出去游獵了,所以今年內宮特別安靜,按季發東西的時候也少了口舌是非,崔惠妃等娘娘們沒事都陪著貴妃娘娘,大家熱熱鬧鬧、和和氣氣的,太子妃也愛往內宮走。
還有說朝事的,說遷都的事大體是定下來了,行在那邊什麽都造好了。現在貴妃娘娘每天看著宮室圖發愁,和禦用監的太監大人、少監大人們一起,每天都在算,內宮多少妃嬪,每人按例是配發多少家具,這裏有多少是運過去的,在那裏又要新造多少。
“聽說,三寶太監從西洋回來,真正帶了許多木材,就是給行在用的。”孫玉女的消息也是滿靈通的,其實四個人都一樣,雖然平時也很少出門,但底下的嬤嬤們聽到什麽,轉頭也就告訴他們了。“還說,太子殿下住的東宮,可比現在的春和殿要好得多了,寬敞了好幾倍,名兒也改了,就叫做慈慶宮。”
太孫妃頷首道,“我也聽說了,咱們就住在慈慶宮後頭的偏殿裏,到那時候,和母妃就更親近了。”
徐循倒有點奇怪,她們雖然不能在宮城裏隨便亂走,但對基本結構還是了解的,宮裏什麽事都講究對稱,春和殿在中軸線那一面也有一個相對的宮殿,其實應該可以做太孫居所的,不過那邊宮殿漏雨,而且是嚴重漏雨,據說因為是吳王宮留下來的老建築,整個框架都有問題了,必須拆開重修。皇爺又想著要遷都,才把太孫安排在現在這處小院落裏居住。等到了行在那邊,什麽都大了,為什麽不分開住啊?太子也不必那麽狹窄了,太孫這邊,也很可以不必大家都擠在一個院子裏了。
正這樣想呢,孫玉女就嘀咕,“大郎不在,都沒人說話了。按我說,咱們為什麽不住到慈慶宮對面的那處宮殿去?這樣大家都寬敞些,倒強似全綁在一塊兒,人煙倒是太稠密了點。”
太孫妃笑著說,“我也這樣想呢,也不知道為什麽,等大郎回來了,問問他吧。”
一邊炕頭打盹兒的中年婦人就擡起眼插口,“貴人們不知道,這宮殿分住也是有講究的。日頭是東升西落,東邊,那是迎朝陽的好地兒,吸取的都是日月精華,東邊主生,是旺盛的吉地,就適合太子殿下、太孫殿下這樣的儲君,還有皇子們來住。西邊呢,秋風肅殺,是蕭條的地兒,就適合太後、太妃這些長輩們靜靜地養老。所以西邊就是仁壽宮了,那是將來給太後太妃們養老的地方。”
因為許多眾所周知的原因,皇爺的後宮裏是沒有什麽長輩可言的,那時候兵荒馬亂的,誰顧得上這些個?據說建文庶人在出宮前還放了一把大火,許多人都在裏頭燒死了。所以,春和殿對面的宮殿一直都空著,小妃嬪們也不知道裏頭的講究,現在學會了,均都笑著齊聲道,“謝嬤嬤教誨。”
孫玉女又有點好奇地道,“嬤嬤,您是生面孔哇,從前沒見著,才入宮不多久呢?”
這位嬤嬤吧,說嬤嬤也有點勉強,三十出頭的年紀,雖比她們大,但又比不上一般徐循身邊那四十多歲的老嬤嬤們了。一般三十出頭,很少有做教養嬤嬤的,但一開口分明又是教育的口氣,打扮得也是素凈素凈的,孫玉女就有點拿不準了,徐循和何仙仙也有點好奇。還是太孫妃笑著說,“這是新進采選進宮的女司藥,難怪你們眼生了。她是叔祖周王殿下從封地挑選出來,邀請參選的,從前也曾在王叔府上為王妃、郡主執掌醫藥,因此都不必參選,直接就進來服侍了。母妃慮著我身子沈,便讓她過來服侍。”
司藥上來給貴人們問好,僅僅是墩身行禮也便夠了。“奴婢南氏見過幾位貴人。”
本朝的後宮,等級其實並不分明,不像是前朝,哪個封號是幾等,等級森嚴、禮數周全。除了後、妃有詳細的待遇規定以外,以下的宮嬪全都不論品級,一體相待,也沒有和外朝一樣建立九品制度。按前朝的例子,太孫婕妤、太孫嬪什麽的,頂多也就是七品、八品,眼前的司藥南氏則是正六品,在宮內也算是高官了。她給徐循等人行禮,她們都要站起來偏身,還要一樣給司藥還禮,然後再坐下說話。孫玉女笑著說,“您是河南人吧,我聽著這口音就有點像是那兒過來的。”
“是京城人氏,家裏行醫,當年就被周王殿下一塊帶到中都去了,後來又跟著一道去了開封。”南司藥說起話來,落落大方,透著那麽有見識。“從前在中都的時候,閑著沒事也去老皇城逛逛,這點講究,還是在那兒學來的。”
中都鳳陽的老皇城,可以說是本朝最宏偉的未竣工建築了,也算是一個很著名的笑話,徐循從小兒就聽說過這個故事,劉伯溫智勸太祖爺定都北平雲雲,現在想想,應該是皇爺為了遷都放出來的風聲。不過定都金陵,這個皇宮的確是沒修好,都說填湖沒填好,這塊地還屬龍王爺,到現在宮裏一下雨,不是內澇就是漏水,濕答答的特別難受。可就這還不算什麽呢,當時太祖爺毛毛躁躁,還想定都鳳陽,非得在那四邊不靠水患連年的地方給造皇城,沒修完,到底覺得不合適,還是給停工了。南司藥隨便說了一些趣事給她們聽,“隨周王殿下在老皇城裏逛的時候,還能見到那樣的殿堂,框架都給打好了,大紅木的柱子,氣派堂皇,柱子上金漆都給畫了呢,偏偏屋瓦就磊了一半,另一半空空蕩蕩,什麽也沒有。據說就是當年,停工令一下來,二話不說全都撤走了。這些年過去,那沒屋瓦的半邊,風吹日曬,柱子都褪得不成樣子了,有屋瓦那半邊,看著還是那麽氣派。”
她閱歷廣博,別說幾個主子了,連一屋子宮人嬤嬤都聽得一楞一楞的。徐循聽了,回去學給幾個嬤嬤們聽,嬤嬤們都笑,“是聽說了,新晉的南司藥,天下都走過一多半了,是個見識極廣博的人。”
其實說起來,錢嬤嬤也是女史出身,就是當年轉做徐循教養嬤嬤以後,待遇再沒轉回去而已,她和現如今宮裏女官還是有密切聯系的,順嘴就說,“這一次選秀規模小,都在蘇杭一帶,京城這裏還沒什麽動靜。其實聽說是能補充進來不少女官,這樣也好,從前人手不夠,宮裏很多事都沒什麽規矩了。如今正當盛世,什麽事都該有規矩氣象,想必以後,這規矩就能更嚴密了。”
徐循眨巴著眼睛,說,“我覺得現在這規矩已經挺嚴密的了呀——”
錢嬤嬤笑著搖了搖頭,沒有說什麽,孫嬤嬤撇了撇嘴,說,“還嚴密呢,也是什麽事兒都有……”
錢嬤嬤看了她一眼,她也就不往下說了,而是轉而道,“到了發作出來的時候,貴人要不知道也難。現在,您就先悠悠閑閑地作養著身子吧,太孫妃娘娘都給開了個好頭,您什麽時候也能誕育皇嗣,這日子過得才叫美呢。”
從前,幾個嬤嬤也不大提起皇嗣的話題,直到太孫妃懷孕以後,口中才常常地帶出這些話來。徐循聽了,也感到肩上有一些壓力,她說,“那我倒也是情願有呢,這不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嗎……”
幾個嬤嬤也都嘆了口氣:太孫這一年內,跟隨著好動的皇爺,外出的次數也實在是多了一點。
“對了。”徐循又想起來問,“這南司藥這麽有來頭,怎麽就直接到了太孫妃姐姐身邊服侍呀,難道真是太子妃姐姐給要來的?”
太子妃,不像是做事這麽高調的人吧?女官選拔還沒結束呢,就直接給點名要到太孫妃身邊,怎麽看,都像是漢王系會做的事……
“太孫妃是客氣,不願意張揚。”錢嬤嬤提起太孫妃,素來都是極為讚譽崇敬的。“其實,這人是皇爺問周王殿下要來的。周王殿下編纂《救荒本草》,手底下人才濟濟,光是醫學之士,便成十上百。皇爺一聽說太孫妃有了好消息,據說就親自給周王殿下寫信索要了這麽一個醫婆,直接給送到太孫宮裏來了……”
她嘆了口氣,“這些年,王娘娘病了,張娘娘只管宮事,皇爺跟前一句話也不多說。皇爺又患頭風,一痛起來,脾氣越發古怪,除了對太孫,還是這樣掏心挖肺地疼以外,我看就是對漢王,都沒——”
自己宮裏人說私話,沒這麽多忌諱,錢嬤嬤猶豫了一下,就繼續說,“都沒這麽好,更別說是對太子殿下了。春和殿那裏傳出消息,太子殿下最近時常都得了不是,皇爺出去,他還能喘口氣。要不是太子妃殿下裏外周全著,說不得還要更覺得難受。”
徐循還真沒見過處境這麽艱難的東宮,想到太子妃忙裏忙外的,要操心的事何等之多,也是不由嘆了口氣。“前頭在姐姐屋裏,她們還說,覺得內宮如今平靜了許多。我想到你們和我說的那些事兒,倒覺得樹欲靜而風不止,太子妃娘娘實是不容易。”
“這些話,貴人可沒有往外說吧?”錢嬤嬤問,徐循忙搖了搖頭,“哪能隨便往外說呢,我就按嬤嬤們教的,多數時間,都當自己沒嘴兒罷了。”
“這便是了。”錢嬤嬤這才安心。“倒不是說姐妹們不值得信任,只是別人屋裏的宮女,誰知道是什麽成色,有些話被她們拿出去亂傳,倒變味兒了——貴人您從前見識得還不算什麽呢,畢竟張娘娘生日,人到得還不算太齊,等今年年關,再看熱鬧罷……唉,也都是可憐人,在皇爺跟前戰戰兢兢的,怕得是不成樣子了,扭過頭來,照樣地這樣喜怒無常地欺負人……”
徐循現在再看劉婕妤,就有點明白她性子怎麽那麽張揚了。這事說穿了也很明白,徐循跟的是太孫,好日子在後頭呢,現在張狂,把以後的福氣都給抖摟幹凈了該怎麽好?可劉婕妤服侍的是皇爺,好日子就在當下,現在不張狂,以後哪還有機會得瑟?
也許,就是這一份對未來的不安,使得劉婕妤的脾氣特別地古怪吧……徐循現在想來,也是挺同情她的,倒沒那麽委屈生氣了。她嘆了口氣,“說來也是的,皇爺脾氣不好,各宮就更該收斂些了不是。今年年關,別出什麽幺蛾子,大家安穩過去,也就罷了吧。”
她的擔心和期盼,都是有道理的。若是後宮妃嬪中,有人想找人捶打拿捏一頓出氣取樂,找到了太孫宮、太子宮兩宮頭上,除了她徐循,誰都不合適。拿捏何仙仙,聽都沒聽說過的人,誰知道她是誰啊?拿捏張才人,貴妃娘娘親侄女兒,有這個膽量嗎?拿捏李才人,入宮多少年了,比你還大呢,有這麽大臉嗎?作為太孫宮裏比較出頭的一根椽子,徐循是地位低、關註度高、年紀小、資歷淺,誰要拿捏太孫、太子,她就是現成的把柄不是?要有麻煩,那也肯定是先落到她頭上。
雖說有貴妃娘娘撐腰,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徐循現在是很真誠地期望著事別來找她,她一想起來,就很頭疼。
不過,話雖如此,但該來得還是得來,等太孫回來後不久,宮裏就進了臘月,一進臘月,這禮儀就多了,徐循進宮的次數,也一下陡然增多了起來。——換句話說,那就是妃嬪們吹毛求疵、撒瘋撒氣的黃金時段,也隨之來到了。
☆、挑剔
到了臘月,宮裏的活動就多起來了。和外頭一樣,臘八也吃臘八粥,當然,臘八粥要比外頭熬得更精美多了。光是果品就不止八種,零零碎碎的加在一起,總量比米還多。許多人舍不得用的瓜子仁、核桃碎這些費工的細果,在宮裏是和粗果一起大量放置的,並不像是宮外,只把這些細果仁灑在粥面上作為裝飾。
並不是說豪富人家就買不起這些東西,只是瓜子仁、核桃碎、紅棗片,這都是很費工費事的東西,一個大戶人家,光是主子們可能就上百了,下人們就有近千。要熬煮出這麽多分量的臘八粥,就不可能過分地講究,不然,豈不是要上百個下人坐下來加工五天八天的,府邸的正常生活還要不要開展了?這豪富公爵人家和天家最大的區別,就是天家辦事,一般都是不怕費人工的,可說是不惜工本,追求的就是體面。
打從十一月開始,司膳監、禦膳房和酒醋面局就開始忙活了,一方面他們要制作過年期間需要用到的大量擺盤點心,一方面也要安排人手出來,專程剝這些果肉,瓜子仁要上好的,山核桃碎裏不能混了一點點骨頭,紅棗也是拿大紅棗一點點刮出來團成的棗泥團子,杏仁、榛瓤、栗子、松子、山裏紅、荔枝幹、龍眼幹、百合、蓮子……加上十多種各式谷物,一律是精中選精,處理得盡善盡美,到了臘八當天,子時一過,粥米下鍋,早上起來,各妃嬪和宮人們,就能啜飲這滋味濃厚香甜可口的內制臘八粥了。
當然了,皇爺一向是不大吃禦膳房進獻的桌面的,他的飲食,有小廚房大師傅另做,據說做得比這個還要精致,這就不是徐循等人所能詳知的了。反正徐循覺得這種臘八粥已經足夠好吃了,一屋子幾個妻妾聚在一起的時候,太孫妃還帶頭,給太孫嬪講解了一下民間臘八粥的滋味——她入宮多年,這些細節,是早已忘記了。
進了臘八就是年,出嫁的女兒,按例是可以往家裏送點年禮的。太孫宮的女人們,家裏多數也都被封了官,官兒不大,但是逢年過節朝廷肯定也是有表示的。她們往外賞東西,賞得就不用太貴重,賞金銀太招搖了,那賞什麽呢?就賞這些內造的東西,內造的胭脂水粉、內造酒、貢緞貢綢,還有就是這種絕對內制的臘八粥。本朝風氣,除了外戚和皇親以外,一般大臣誰是不領這個賞的,臘八當天朝會,能參加的大臣都直接有一份臘八粥做點心賞賜而已。所以這個臉面,在京城來說,也就是外戚獨一份兒了。
這時候,胡善祥和孫玉女就很羨慕徐循同何仙仙了,她們都是本地人,往家裏賞東西那也方便。孫玉女雖說在太孫心裏地位高,但澤被家人方面和她們倆差不多,基本都是父親被封了一個錦衣衛的小小官,就在徐州當地沒有過來。至於太孫妃,她父親倒是被封了光祿寺卿,但問題是成親沒有多久,這個光祿寺卿又是閑差,在京城賞賜的房屋也不大,而且遷都在即,胡老爺壓根就不耐煩把一大家子人都搬到京城,再搬到行在。這一陣子他就是帶著新納的小妾在這裏孤身上任,連太孫妃的母親都沒帶來。現在年關在即,居然還直接回家過年了,太孫妃是想賞都不知該怎麽賞。
雖說如此,但兩個前輩倒沒有因此對徐循、何仙仙冷眼相待,相反,似乎是為了發洩她們娘家距離遠的遺憾,倒都以很大的熱情指導她們怎麽賞才實惠。“東西擺設那都是上冊的,不能賞出去太多,你們物色一兩個能做擺設的罐子,粥裝少些都不要緊的,最要緊這是內造窯裏燒出來的器具,娘家擺起來也好看。”
孫玉女還教她們怎麽把兩匹綢裹成一匹往外賞,“這都是外頭難以見到的好東西。除了酒那是沒開封原樣送過去的以外,咱們都得想方設法地往裏多塞一點,這樣家裏人才覺得實惠呢。小循你不是有個妹妹嗎,成親了沒有?若沒有,這身紅綢拿去做個嫁衣裳,那是何等體面,過肩蟒紋織金,我雖不知價錢,但肯定是最名貴不過的。”
徐小妹應該是也嫁人了,但也只是應該而已。徐循嘆了口氣,道,“我進宮的時候剛說定親事,也不知道行了禮沒。”
身在內宮中,和外頭那就是兩個師姐了,就是太孫妃,也只能偶然和家裏互相傳遞一點消息。太監即使可以隨意進出宮闈,但若是和外戚公侯勾勾搭搭,一旦被錦衣衛發覺上報,幾乎就是個死字,連帶著合家說不定都要沒臉面。東宮以降,怎會如此大意?因此個個都是很久也沒聽到家裏的音信,此時徐循一說,都是唉聲嘆氣。太孫妃道,“罷啦,年就在跟前了,咱們不說這些事了。小循,你把你的胭脂水粉多裝些送回去,這個樣數少不打眼,又實惠呢,以前我做姑娘的時候,別說內造,官造的胭脂一盒都要一兩銀子。就把你那掏空了也沒什麽,我這還多得是,你盡管來要。”
孫玉女也拍手道,“不錯不錯,這個主意好,仙仙你家裏可有妹妹,若有,送這個管保她心花怒放。”
大家商量著把紅箋給弄出來了,趙嬤嬤也把兩個罐子拿來給太孫妃和孫玉女看,太孫妃看了,笑著說,“我看挺好的。”
孫玉女瞅了太孫妃一眼,倒說,“這個不是太貴重吧,別說不如大哥給你的那個五彩大燒盤了,就是一般的紅釉罐子好像都比這個難得,除了花點,別的也沒什麽好的,花花綠綠倒怪俗氣的——又愛碎。”
徐循笑了一下,何仙仙倒是說,“就是要這樣的好,花花綠綠的,家裏人看了才覺得值錢。雖說燒不好,是在範子上有點兒歪的緣故,還有就是配色俗,但真拿紅釉賞出去了,人家覺得一個紅罐子也沒花飾,就立在那裏也根本不覺得值錢,明珠投暗,反而不好了。”
一席話說得孫玉女也是點頭稱是,一時何仙仙那裏也挑來了兩個罐子,太孫妃令都滿滿地裝了到罐口的臘八粥,徐循讓人把罐子搬出去凍一會兒,等粥皮繃出來了,再搬進來。她抓了一把散果,開始給粥面拼點吉祥紋飾。三人看了都笑道,“這個我們都不會的,還是小循心靈手巧。”
這種拿山裏紅、瓜子仁等碎果拼花樣的,還真需要一點技巧,確實不是每個人都會。徐循也有些得意,先給自己的兩個罐子,拼了一些花花草草,並歲歲平安的紋飾。又為何仙仙的拼了花草魚蟲圖,何仙仙亦是十分喜歡。
把東西賞出去了,孫玉女、何仙仙和徐循就穿上厚鬥篷,去春和殿裏,做什麽呢?拿著盆,把臘八粥到處澆在春和殿後花園的草木上,這是寓意著草木長春的意思,按例是晚輩做的。她們輩分最小,當然義不容辭。澆完一通手腳都冰涼了,趕忙回來烤火,這才和太孫妃一起,把臘八粥給吃了。
吃過臘八粥,每日裏就都有一些禮儀和講究了,等到臘月二十四,祭竈,不過這沒有女人的事,外頭已經紮起了炮山,每天白天都往天上放花炮,嗶嗶啵啵的,雖然看不大清楚,但卻挺響亮,給寂靜的宮廷帶來了別樣的熱鬧。宮裏一色全換了葫蘆景補子的蟒衣,看起來就很有節日氣氛了。
臘月三十那就是守歲了,和一般家庭不同,後宮守歲倒是等級分明,皇爺帶著太子、太孫在幹清宮正殿高坐,諸位妃嬪則在下首按品級分別就坐,各人單獨都有膳桌。這時候的座次嚴格按輩分等級來排,徐循等三個小字輩敬陪末座,已經必須坐到西裏間去了。不過此處因為有暖閣,還比外面更為暖和,倒是便宜了她們。
和一般的皇家宴會不同,除夕宴有正統的一面,體現在有宮廷樂隊演奏,基本吃飯也是跟著樂聲來的,樂聲起,可以住筷子了,過一會等到外頭傳來“陛下萬福萬壽”的齊聲恭賀,那可以一邊附和一邊擡起杯子喝了。皇爺祝酒三次,太子祝酒三次,太孫祝酒三次,妃嬪們陪飲九次以後,也不管你吃完沒吃完,樂聲一變,大家都起身去看雜耍百戲,餓了那就吃點點心鮮果搪肚子,等到過了子時,還有一碗元宵吃的。
今兒人到得齊,將近兩百來號人,戲樓也有點不夠坐,徐循等人年歲小,肯定是坐在人最多景觀最差的房間裏。看也看不大清,湊個熱鬧罷了,徐循得到嬤嬤們的提點,先吃過一碗雞絲面來的,所以還不是很餓。孫玉女和何仙仙都沒吃飽,又覺得膩,不愛吃那些冷點心,只好幹坐著瞎熬。——說來可憐,徐循雖然也還算有幾分體面,但不是飯點想要吃點熱的,還得上太孫妃那兒討去。整個太孫宮裏那都是沒有小廚房的,只有那麽一個小小的茶水房裏有個小小的風爐而已,管風爐的老張侍監以前還好,現在可是鐵面無私,因為風爐可能隨時太孫妃要熬藥,所以誰也別想借來使,徐循還是跑去找太孫妃,才得了一碗面吃。不過,太孫妃被她提醒了,自己也跟著吃了幾口面,要不然,就那點好看多過好吃的禦宴,在眾目睽睽之下,壓根是別想吃飽的。
屋裏人多口雜,嘰嘰喳喳盡是歡聲笑語,三個小妃嬪坐在一起,雖說兩個餓著肚子,正忙著聲討徐循偷吃雞絲面的不良行徑,但氣氛還算是挺愉快的。徐循正在那和她們扯皮呢,“我就是那時候餓了,哪想得那麽多。也是你們自己不好,都想到了禦宴菜不好吃,也不多吃些兒墊巴墊巴肚子。”
因為品級和年資相近的關系,非常不幸,盡管和劉婕妤發生過沖突,但這回她們還是坐在了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